相关文章推荐
全椒,位于安徽省东部,四周分别与滁州市南谯区、南京市浦口区、马鞍山市和县、马鞍山市含山县、合肥市巢湖市、合肥市肥东县相接壤。全椒西汉置县,古称椒邑,至今已有2200多年。全椒是崇文重教的文化之乡。最为著名的是《儒林外史》的作者吴敬梓,被鲁迅称为我国第一部真正的讽刺文学作品,开创了中国讽刺小说的先河。全椒环境优美的生态之乡,是全国绿化模范县、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、全省旅游强县、省级文明县城、省级园林县城。
历史沿革
全椒县初建于西汉,县名由古国演变而来。相传古代高阳氏在椒陵山(又说在覆釜山,在今城内)建立古椒国。高阳氏,即传说中古代部落首领颛顼,为上古五帝之一。全椒得名,说法有二,一是说县城踞山而名。
《广韵》:“椒,山巅。”全椒即巅多也。二是说全为邑民姓氏,全氏居椒,故名全椒。春秋时为楚椒邑(楚灵王时分封给大夫伍举作采邑,古以邑为氏,故伍举又名椒举,其子伍鸣又名椒鸣)。后因兼并战争频繁,椒邑几易其属。鲁昭公二十四年(前518),吴国攻伐楚国,楚败,椒邑属吴。吴夫差二十三年(前473),越王勾践灭吴,椒邑属越。
战国时,越国衰弱,楚怀王二十三年(前306),楚灭越,椒邑复属楚。
秦王政二十六年(前221),始皇统一全国,建立郡县制,划分全国为36郡,全椒为九江郡东城(故城在今定远县西南)、历阳(故城在今和县)两县地。
西汉高祖四年(前203)始置全椒县,又置阜陵县,初属淮南国。高祖封英布为淮南王,领建阳、全椒等县。英布曾犯法黥面,充军骊山,故又称黥布。秦末率骊山刑徒起义,属项羽,作战常为前锋,封九江王。楚汉战争中归汉,封淮南王,从刘邦击项羽于垓下。汉初,彭越、韩信等功将相继为刘邦所杀,因怯生叛,战败逃江南,被诱杀。淮南国后改封为高祖子刘长的封地。文帝六年(前174),淮南厉王刘长谋反废亡。文帝八年,贬谪厉王长子刘安为阜陵侯,阜陵改为侯国。文帝十六年(前164),刘安徙封淮南王,阜陵复为县。元狩元年(前122),汉武帝复设九江郡,全椒、阜陵两县改属九江郡,辖于扬州刺史部。新莽时期,改阜陵名阜陆(或富陆)。
东汉建武二十七年(公元51),光武帝因将军马成有战功,封其为全椒侯,全椒改为侯国,同时将建阳(今滁州市、来安县境地)并入该侯国,属九江郡。建初四年(公元79),全椒侯国改属下邳国(下邳国治在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北)。建安十一年(206)国除,复为全椒县。汉明帝永平十六年(公元73),淮阳王刘延谋反失败,被降封为阜陵王,阜陵成为王国。章帝建初元年(公元76),更降为阜陵侯,阜陵又成为侯国。
章和元年(公元87),恢复阜陵王国。传七世到刘赦,国除复为县。
三国时,全椒、阜陵属于吴、魏争夺地区,县因之废置。地域先属吴,设置屯田都尉,在境内屯田练兵;后属魏,称涂中(涂读滁)。魏改秦汉之九江郡名淮南郡,原全椒、阜陵两县地属其辖区。
西晋复置全椒、阜陵县,属淮南郡。东晋王导行侨寄法,侨置南谯州,废全椒县,侨置山桑县。孝武帝太元年间(376-396),侨置南谯郡,领山桑县,又废阜陵县,侨置酂县。
南北朝时期,宋仍置南谯郡。永初年间(420-422),武帝刘裕封其子刘义宣为南谯王,全椒仍为山桑、都县地,统属南豫州。元嘉八年(431),酂县划属历阳郡;后废帝刘昱元徽元年(473),又划属新昌郡。山桑县如故。
南齐,置嘉平县,属南谯郡。同时领曲阳县、山桑县、扶阳县。南谯郡仍属南豫州。酂县改属临江郡。
梁,改南谯郡名北谯郡,嘉平县名北谯县,又置丰乐县,同属北谯郡,后废。大同二年(536)置谯州,山桑县废。后魏,移谯州治新昌,原谯郡地域并入临滁郡,县属之,后废。
北齐,临滁郡迁治北谯郡废郡治,北谯县依旧。陈,太建七年(575),分北谯县一部复置北谯郡。
北周,仍置北谯郡、北谯县。
隋,开皇(581-600)初废北谯郡,置滁州,改北谯县为滁水县。大业(605—618)初,州废,改为全椒县,属江都郡。
唐,武德三年(620)重置滁州,全椒县属之。天宝元年(742)改滁州为永阳郡,领全椒县。乾元元年(758),仍改属滁州(自贞观元年后,滁州属淮南道)。
五代十国期间,全椒县仍属滁州,曾先后受治于吴、南唐和后周。
宋,属滁州,隶属淮南路,后属淮南东路。
元,属滁州,初隶滁州路,后隶河南行省扬州路。
明,全国为十三个行省两京,全椒属南京,明僧憨山言其为“金陵全椒人”可据。明初,废全椒县入滁州。洪武七年(1374)以滁州隶凤阳府。十四年(1381)复为县,属滁州,仍隶凤阳府。十九年(1386)升滁州为直隶州,全椒县属之。
清初,全椒县属江南行省。康熙六年(1667)设安徽省,全椒县属之,后分属安庐滁和道。
民国元年(1912)4月,全椒县直属安徽省,滁州改为县。民国3年至民国17年属淮泗道。民国17年至21年属安徽省。民国21年以后属安徽省第五专区。1949年1月25日全椒县解放,4月21日改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。
新中国成立后,初仍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。1952年4月12日改属安徽省滁州专区。1956年1月12日改属安徽省蚌埠专区。1960年4月13日蚌埠专区划分为滁县、宿县两专区,全椒县属滁县专区。1971年3月29日滁县专区改名滁县地区,全椒县隶属不变。1993年1月8日,滁县地区撤区设市,全椒县属滁州市。
行政区划
1949年元月25日全椒解放,成立全椒县政府。2月,改建区、乡政权,全县设五个行政区、30个乡:孤山区,区政府设马厂,辖马厂、管坝、三复、西王、隆兴、孤山六乡;大山区,区政府设石沛桥,辖一新、兴云、沿华、东王、高桥,周岗六乡;城区,区政府设县城泰山街,辖武岗、城南、陈浅、长安、界首、凤凰、襄河镇七乡(镇);太平区,区政府设二郎口,辖广平、三圣、太平、赵店、中心、永安六乡;古河区,区政府设古河镇,辖章辉、石晋、大墅、古河、再安五乡。同时,对原乡辖保、甲进行改造,保改名行政村,甲改名行政组。同年8月,以小集为中心增划一行政区,定名小集区,区政府设小集,辖黄庵、永安(原太平区辖)、东王和沿华(原大山区辖)四乡。
1950年3月,全县划为六个区、38个乡、228个行政村、1750个行政组。孤山区辖马厂、隆兴、管坝、复兴、西王、孤山,三合七乡;大山区辖枣岭,一新,周岗,兴云、高桥、十字六乡,城区辖界首,城东,城南、陈浅、长安、襄河镇、武岗七乡(镇);太平区辖赤石镇、广平、三圣、太平、中心、赵店六乡(镇);小集区辖永安、沿华、草庵、黄庵、东王五乡;古河区辖石溪、章辉、骑龙、刘兴、峨嵋,再安、古河七乡。5月,全县进行区、乡调整,撤销小集区,保留孤山、大山、城区、太平、古河五区。全县划58乡二镇。太平区区政府迁赤镇,其余四区区政府驻址未变。各区所辖是:孤山辖祈雨、马厂、管坝、隆兴、复兴、三合、孤山、喻河、铜井、西王、黄庵11乡;大山区辖郑桥、平塘、草庵、周岗、刁冯、大山、一新、兴云、东王、枣岭十乡;城区辖十字、城南、永宁、武岗、界首、许店、长安、陈浅、康合、城东、大郑、吴山、高桥13乡及襄河镇;太平区辖六镇、太平、中心、张罗、赵店、新兴、三圣、曹埠、赤石、沙石、小集11乡;古河区辖古河、晋集、骑龙、新兴、黄集、刘兴、峨嵋、广平、大墅、章辉、石溪、谢店、再安13乡及古河镇。
1952年4月,经民主建政,新划界首区,区政府设界首,连同原五个区,全县划六区90乡。孤山区辖马厂、白庙、黄庵、铜井、祈雨、瓦山、三合、隆兴、管坝、袁坝、西王、喻河、高刘、王洼、孤山,复兴、大邓17乡;大山区辖一新、兴云、马山、刁冯、大韩、郑桥、草庵、东王、柴岗、民主、大山、枣岭、陡山、周岗、昌李、团结16乡;城区辖襄河镇及城南、吴山、花园、混合乡五乡(镇);界首区辖许店、界首、高桥、长安、城东、陈浅、汊河、十字、沿山、大郑、永宁、富安12乡;太平区辖曹埠、赤石、大孙、新兴、罗杨、沙石、中心、康合、武岗、赵店、小王、太平、张罗、三圣、八里、小集、赤镇、前邰18乡;古河区辖古河镇、艾塘、古河、再安、独山、黄集、峨嵋、广平、卜集,谢店、高庙、晋集、龙山、大墅、骑龙、岗阳、张岗、石溪、新兴、章辉、刘兴、蔡集22乡。同年12月,为加强对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领导,对各区所辖范围又进行了调整。城区增建港上乡(船民),并从太平区划入武岗、康合、小王、中心四乡,从界首区划入富安、长安两乡,连同原五乡,调整后辖12乡;界首区划出二乡后,辖十乡;太平区原辖18乡,划出四乡归属城区,同时从古河区划入广平、谢店两乡,调整后辖16乡,古河区原辖22乡,划出二乡,调整后辖20乡。全县调整后为六区91乡(镇)。
1955年12月9日,改划全县六个区为孤山、城区、太平、古河四区,撤销大山、界首二区。原91个乡(镇)划为37个乡(镇),襄河镇为县直辖镇。孤山区辖周岗、东王、孤山、复兴、西王、管坝、马厂、三合、隆兴九乡,城区辖枣岭、十字、陈浅、花园、谭墩、郑桥、界首、一新、港上九乡,太平区辖广平、小集、白酒、武岗、三圣、赤镇、官渡、曹埠、黄庵九乡,古河区辖艾塘、黄集、大墅、再安、峨嵋、章辉、新坝、石溪、古河九乡。
1956年12月初,各区所辖范围又进行了调整:孤山区辖西王、马厂、复兴、管坝、东王、孤山、周岗七乡;古河区辖卜集、古河、大墅、艾塘、新兴五乡;太平区辖小集、三圣、广平、赤镇、官渡五乡,城区辖武岗、十字、界首、一新,陈浅五乡;襄河镇为县辖镇。
1958年秋,撤销区制,全县划16个乡,建立16个人民公社,实行政、社合一体制:新兴乡改为勤俭人民公社,社址新兴庙;古河乡改为独山人民公社,社址古河镇;大墅乡改为骑龙人民公社,社址大墅街;赤镇乡改为爱国人民公社,社址赤镇街;广平乡改为峨嵋人民公社,社址程家市;太平乡改为红旗人民公社,社址二郎口;襄河镇改为南屏人民公社,社址襄河镇;陈浅乡改为拂晓人民公社,社址陈浅街;一新乡改为八一人民公社,社址石沛桥;十字乡改为东风人民公社,社址十字路;东王乡改为东王人民公社,社址东王集;复兴乡改为红光人民公社,社址复兴集;马厂乡改为铜井人民公社,社址马厂街;周岗乡改为劳动人民公社,社址周岗街;西王乡改为新华人民公社,社址西王集;管坝乡改为灯塔人民公社,社址管家坝。人民公社下辖生产大队、小队,全县共105个大队、2284个小队。
1960年初,调整合并为13个公社、一个镇,为古河公社、新兴公社、太平公社、赤镇公社、广平公社、十字公社、大山公社、南屏公社、陈浅公社、东王公社、管坝公社、周岗公社、马厂公社和襄河镇。
1962年又设区划社,全县设四区30个社、镇:古河区辖章辉、新兴、大墅、黄集、古河、蔡集六个公社;太平区辖卜集、广平、太平、小集、赤镇、官渡、东王七个公社;马厂区辖西王、管坝、周岗、复兴、马厂、黄庵六个公社;城区辖草庵、武岗、南屏、白酒、陈浅、界首、十字、谭墩、石沛、枣岭十个公社;县辖襄河镇。公社以下共174个大队,2660个小队。1963年,增划三个公社。城区增划城东公社,太平区增划三圣公社,古河区增划石溪公社。连同原有公社,全县辖四区33个公社(镇)。
1965年又增划武岗区,县辖五区37个公社(镇):古河区原辖七个公社未变;太平区划官渡公社归武岗区管辖,太平、三圣合并为三圣公社,调整后为六个公社;马厂区增划孤山、三合、隆兴三个公社,调整后为九个公社;城东区划武岗、南屏、白酒、草庵四个公社归武岗区辖,枣岭公社改名为黄栗树公社,增划曙光公社,调整后为八个公社;武岗区除太平、城东二区划入的五个公社外,又增划中心公社,实辖六个公社;县直辖襄河镇。不久,又从古河公社划出古河镇归古河区管辖。
“文大”期间,多数区、社更换名称:太平区更名为红卫区,卜集公社更名为立新公社,小集公社更名为丰产公社,东王公社更名为四新公社,章辉公社更名为东升公社,新兴公社更名为东风公社,石溪公社更名为向前公社,大墅公社更名为红星公社,黄集公社更名为独山公社,蔡集公社更名为红旗公社,周岗公社更名为朝阳公社,三合公社更名为星火公社,西王公社更名为新华公社,隆兴公社更名为华光公社,管坝公社更名为灯塔公社,黄庵公社更名为友谊公社,石沛公社更名为八一公社,谭墩公社更名为文革公社,十字公社更名为向阳公社,陈浅公社更名为东方红公社,官渡公社更名为反修公社,苹庵公社更名为反帝公社,白酒公社更名为红光公社。但在实际社务工作中,往往仍沿用原名称,至1981年,红卫区复名太平区,曙光公社更名为八波公社,其余公社全部恢复原名称。此时,全县有191个大队,2765个小队。
1983年4月,恢复乡、村政权,实行政、社分设,人民公社只为生产管理体制,不再为政权机构。全县划为五个区、二个镇、35个乡、192个行政村、2714个生产队:古河区(设古河镇)辖章辉、大墅、新兴、石溪、黄集、蔡集六乡;太平区(设二郎口)辖三圣、卜集、广平、赤镇、东王、小集六乡;马厂区(设大马厂)辖孤山、马厂、复兴、三合、黄庵、周岗、西王、隆兴、管坝九乡;武岗区(设武岗)辖南屏、武岗、中心、白酒、草庵、官渡六乡;城东区(设县城东郊)辖八波、谭墩、界首、陈浅、城东、十字、石沛、黄栗树八乡;襄河镇、古河镇为县辖。
1986年,马厂被批准为建制镇,全县调整为3镇、5区、34乡、193个村、2627村民组。
1992年3月,撤销城东、武岗、太平、马厂、古河5区,设襄河镇(镇政府驻襄河镇建设路)、古河镇(治古河)、马厂镇(治马厂)、武岗镇(治武岗)、二郎口镇(治二郎口)、大墅镇(治大墅)、石沛镇(治石沛桥)、程家市乡(治程家市)、陈浅乡(治百子楼)、十字乡(治十字路)、周岗乡(治周家岗)、管坝乡(治管家坝)、复兴乡(治复兴集)、草庵乡(治草庵)、小集乡(治小集)、章辉乡(治章辉集)、西王乡(治西王集)。撤区、设镇、并乡后,全县划为7镇10乡、25个居委会、196个村、2644个村民组。
1993年2月,在原界首、八波、中心、官渡、白酒、赤镇、濮集、东王、石溪、黄集、黄庵、隆兴、三合等乡设立13个办事处和党的工作委员会,行使乡、镇同等权力。同年8月,界首、八波、中心、官渡、白酒、濮集、东王、石溪、黄集、黄庵、隆兴、三合12个办事处恢复为乡,赤镇改为镇,各乡镇辖区恢复到1992年并乡前的建制。
1999年章辉乡改设章辉镇,2000年小集乡改设六镇镇(仍治小集),西王乡改设西王镇。全县置10镇、7乡、196个村、37个居委会、2687个村民组。这些村民组分属2299个自然村,自然村多为一村一组,村组同名。少数较大的自然村,一村两组或两组以上。全县最大的自然村是章辉镇田埠村南张村。
2001年全县乡镇数17个,计10镇7乡。分别为襄河镇、古河镇、大墅镇、二郎口镇、武岗镇、马厂镇、石沛镇、章辉镇、西王镇、六镇镇和程家市乡、草庵乡、管坝乡、周岗乡、复兴乡、十字乡、陈浅乡。全县197个行政村,2688个村民组。人口44万,其中县城人口12万。
2001年12月,城东、南屏、八波3乡再次并入襄河镇。中心、官渡2乡并入武岗镇。
2007年3月,章辉镇并入大墅镇。程家市乡并入二郎口镇。原西王镇和管坝乡合并为新的西王镇。草庵乡并入六镇镇。陈浅乡和十字乡合并为十字镇。
2019年,全椒县共辖10个镇(襄河镇、古河镇、大墅镇、二郎口镇、武岗镇、马厂镇、石沛镇、西王镇、六镇镇、十字镇)。
现在全县辖10个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,国土面积1568平方公里。
大美安徽欢迎您!
相关文章推荐
聪明的北方人完美的利用了物理中热胀冷缩的原理,在豆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冻豆腐真的是北方人一个比较有创造性的发明了,因为吃起来实在是太好吃了,相比于新鲜的大豆腐,冻豆腐里面有非常多的小孔,对于菜品的汤汁和味道都会有很好的吸附性,而且就口感来说也会更加的丰富有层次,是每一个火锅店必不可少的食材。
2024-12-22 10:37:56
樟茶鸭主料:肥公鸭1只2000克辅料:花茶、樟树叶、醪糟汁各50克稻草、松柏枝各500克调料:精盐、香油各15克、料酒30克、花椒2克、胡椒粉3克、熟菜油1000克味型:咸鲜味制作:1、鸭从背尾部横开7厘米长口,去内脏、肛门,料酒、醪糟汁、胡椒粉、盐、花椒拌匀抹鸭身腌8小时捞出,入沸水烫一下紧皮,挂
2024-12-22 10:23:25
朋友们我又开始做饭啦。家里有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,每天中午都要回来吃饭,看看这一天又给孩子安排了哪些好吃的呢?·早上好姐妹们又开始做早饭了,这是新鲜的玉米粒再加些大米进去。准备做一个奶香玉米汁,加入600毫升的清水,每一次都会先把冰糖加进去。今天这个加的是黄冰糖,按快豆浆键,切些包菜丝、胡萝卜丝,再切
2024-12-22 10:07:23
烹饪中准备的食材:黄瓜500克、油5克、盐4克、花椒少许、干辣椒少许、大蒜少许、鲜辣粉3克、蒸鱼豉油2毫升双椒脆黄瓜条的做法步骤:1、把黄瓜用清水洗净,沥干水分用刀切除头部和尾部,再切成条,厚度为0.7毫米左右,剔除瓜心留着备用。2、把大蒜的外皮剥去,和干辣椒一起用清水洗净,用刀把大蒜切成片,干辣椒
2024-12-22 09:53:14
用料白菜 适量鲜香菇 适量油 适量盐 适量生抽 适量饺子料 适量猪油 适量口蘑 适量面粉 适量清水 适量做法步骤1、和面,加水要分次加入,差不多絮状很多时,不加水,用力柔和到一起,不好柔和时,和面的手蘸水和面,每次适量就行,直到面光,盆光,手光,这时感觉面开始上劲了盖好醒一会2、准备焯好水的鲜香菇,
2024-12-22 09:38:50